|
我國無損檢測的發展歷史摘要:我國無損探傷發展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初,首先在重工業領域和科研機構開始注重 X 射線探傷機、磁粉、滲透、超聲等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其中不少工作是在蘇聯援華專家指導下進行,當年的一批年輕人加入到了無損檢測技術行業,成為今天被我們尊稱為我國無損檢測界的“爺爺輩”,他們為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 的貢獻。 下面探傷機小編給大家介紹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發展的部分歷史資料: 超聲檢測 1951-1954 年機械工業系統的上海綜合實驗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中國科學院長春機電研究所、哈爾濱鍋爐廠、富拉 爾基重型機器廠等開始陸續引進蘇聯、德國的超聲波探傷儀; 1952 年鐵道科學院孫大雨仿制蘇聯узд-12 型超聲波探傷儀成功; 1953 年江南造船廠吳繩武燒制鈦酸鋇壓電陶瓷成功; 1954 年長春機電研究所笪天錫、吳繩武仿制加拿大超聲波探傷儀成功; 1954-1955 年長春機電研究所開辦超聲波探傷技術和儀器調試及試制培訓班; 1957 年上海中原無線電廠仿制蘇聯超聲波探傷儀成功; 1955-1958 年江南造船廠仿制出中國第一臺電子管式脈沖回波超聲探傷儀并陸續有改進型,即“江南I、IB、IC、II、IIB、III 型”; 1959 年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首先制造出超聲探傷試塊; 1960 年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上海綜合實驗所已經開始了超聲探頭的研制; 1962 年汕頭無線電廠(汕頭超聲波儀器廠前身,現為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超聲儀器分公 司)以姚錦鐘為首研制成功 TS-II 工業用電子管式脈沖回波超聲探傷儀和 TS-I 醫用超聲診斷儀,并陸 續研發系列型號和批量生產投入市場,如 CTS-4561112 型等; |